【聚焦玉米】缺口持续补充 存在回落风险
字号:

进入1月份以来,小麦临储拍卖成交异常火爆,成交率大幅提升至近100%,成交溢价亦有大幅提升。这主要源于市场玉米缺口预期之下,现货价格大幅上涨,持续刺激进口与替代来弥补供需缺口,而随着供需缺口逐步得到补充,后期存在较大的回落风险。

现货大涨刺激更多替代

2020年12月,国家采取一系列调控政策,包括限制第三方融资、暂停央储轮入等,但未能实现预期效果,反而在市场供需缺口预期的带动下,12月下旬东北产区玉米现货价格企稳回升。进入2021年1月份以来,玉米现货价格加速上涨,并蔓延至华北产区。进入1月份,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大幅上涨近400元/吨,玉米与小麦的价差持续扩大。汇易网数据显示,山东玉米、小麦价差从2020年12月底的150元/吨一度扩大至470元/吨,截至发稿时仍维持在300元/吨上方,导致小麦饲用替代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12月30日临储小麦成交率14.41%,2021年1月6日为52.16%,最近两周接近100%成交。

进口增长弥补供需缺口

玉米进口量也有显著攀升。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2月国内玉米、高粱、大麦和小麦进口量同比均大幅增加,四季度同比增幅尤为明显。粗略计算,自2020年9月以来,我国进口玉米增加1000万吨,国内陈化稻谷定向销售922万吨左右,临储小麦拍卖累计成交2600万吨左右,一次性及临储玉米储备成交300万吨左右,进口高粱、大麦和小麦同比增加620万吨左右,再加上碎玉米等,经折算大致能补充供需缺口近5000万吨。考虑到后续仍有500万~600万吨的临储玉米、1000多万吨的陈化稻谷,以及目前仍在持续进行的小麦临储拍卖,预估2020/2021年度玉米供需缺口已经能够得到弥补。目前玉米市场整体呈现近月期价贴水现货、远月期价贴水近月的市场格局,与2016年底以来的远月升水格局相比已经有很大的改变,这种期现货结构很难支持现货参与主体持续囤货做库存。

渠道库存充足谨防风险

从库存周期来看,2019年新玉米上市以来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2020年2月至8月为主动补库存阶段,2020年9月至目前处于被动补库存阶段。因国产玉米需求实际已经受到进口和替代的抑制,但渠道库存仍在增加之中,后期有望逐步过渡到主动去库存阶段,即市场认识到需求下滑,并逐步验证年度供需缺口已经得到补充。春节前下游仍有备货需求,且市场供需缺口预估无法证伪,期现货价格有望维持高位甚至强势运行。但随着进口和替代继续推进,如临储小麦持续投放,有望继续补充年度供需缺口,进一步抑制国产玉米需求,后期行业库存周期可能从被动补库存转向主动去库存,带来玉米期现货价格回落的风险。(原文刊登于2021年1月23日粮油市场报B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