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麦】麦价短期涨跌两难 中后期预期仍然看高
字号: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出现集中售粮现象,玉米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由于玉米与小麦的价差较大,玉米阶段性震荡调整难以影响饲用小麦需求,短期内小麦价格涨跌两难,中后期预期仍然看高。

目前,北方大部冬小麦进入返青起身期,西南地区大部、江汉南部、江淮东部陆续进入拔节至孕穗抽穗期,天气变化对后期小麦产情的影响加大。气象部门预计,今年3月将陆续出现3次寒潮天气,对小麦拔节生长或产生不利影响,市场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度增强。 

麦价整体相对高位运行

据市场反映,春节后政策性小麦大量投放,各级储备粮轮换出库相继展开,小麦市场供给充足。由于临储小麦拍卖价格相对稳定,加之流通市场质优粮源供给偏少,主产区麦价整体在相对高位运行。

当前,河北沧州容重780g/L以上、水分12%的新产普麦收购价为1.29~1.31元/斤,山东济宁1.28~1.31元/斤,河南安阳1.29~1.30元/斤,江苏徐州1.28~1.30元/斤,安徽阜阳1.26~1.29元/斤,较上年同期上涨0.06~0.10元/斤,华北地区制粉企业对1.30元/斤的小麦价格已经习以为常。

近期优质小麦价格维持稳定,当前河南郑州“郑麦366”收购价2720元/吨,山东菏泽“济南17”收购价271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收购价2790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290~320元/吨。

近期,各地储备粮轮换销售出库积极。3月12日,中储粮山东分公司计划销售2016年至2019年产小麦6.0579万吨,实际成交1.5258万吨,成交率25%,各存储点起拍价在2580~2640元/吨,大部分高于当地面粉企业小麦收购报价,因此成交率不高;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计划销售2016年至2018年产小麦10.155万吨,实际成交5.3359万吨,成交率53%,起拍价在2500~2550元/吨,低于周边其他省份,成交率保持相对高位。

同时,各级储备粮轮换有出有进,3月12日,中储粮辽宁分公司计划采购2020年产二等小麦1.4万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800元/吨,实际成交价2735元/吨、2770元/吨、2785元/吨;天津市西青区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竞价采购2020年小麦1800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720元/吨,实际成交价2720元/吨。

临储拍卖交易量价双增

3月9日~10日,国家政策性小麦拍卖计划投放402.69万吨,实际成交225.73万吨,成交率56%,较上期上升5.15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376元/吨,上涨4元/吨。

上周政策性小麦拍卖成交热度有所上升,几个主产省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等省为主要增量区域。同时,部分地区成交均价较上期明显上涨,此次拍卖河北最高成交价2540元/吨,较上期上涨80元/吨。

随着临储小麦持续保持高投放量以及高成交量,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下降速度较快。据统计,截至3月上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在55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3500万吨。由于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各省之间分布不平衡,后期区域性投放及成交情况值得市场关注。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政策性粮源交易中,饲料企业参与度很高,这也是成交量保持高位的重要支撑因素。鉴于玉米、小麦二者之间差价较大的现实,饲料企业对陈小麦的需求依然旺盛,预计短期内政策性小麦拍卖成交仍将延续相对高位水平。 

麸皮下跌空间已经有限

春节过后,麸皮市场可谓一片惨淡,价格跌跌不休,厂家苦不堪言。目前,产区混麸主流报价集中在0.82~0.90元/斤,较节前高点跌幅已达0.3~0.4元/斤。主要原因是受春节后生猪存栏降至低位、局部暴发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下游饲料及养殖行业需求不旺。同时,随着天气转暖、储存不便,麸皮价格也随之承压下行。

制粉企业反映,节后企业经营两头受挤、难度加大。上游采购小麦价格处于高位,生产成本有增无减,而下游产品销售不畅,尤其副产品价格跌跌不休。由于近期麸皮价格下跌迅猛,导致面粉企业加工利润明显下降。监测显示,3月10日,华北黄淮地区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为106元/吨,较春节前1月中旬高点下降143元/吨。

据相关市场人士分析,由于当前麸皮已落至较低价位,后市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相对有限。原因是受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麦强粉弱”现象明显,加之消费进入淡季,面粉提价相对困难。由于小麦价格处于高位,企业为维持合理加工利润空间,可能会调减开工、压缩产出,以抑制麸皮价格进一步下跌。 

短期小麦价格涨跌两难

进入3月份以来,国内小麦价格整体维持稳定,市场处于涨跌两难境地。一方面,临储小麦拍卖进厂成本继续支撑市场,加之市场上2020年小麦已所剩无几,优质粮源比较稀缺,厂家降价困难;另一方面,面粉处于销售淡季,副产品又经历了一轮降价调整,厂家效益不佳,也无力提价。监测显示,当前华北地区制粉企业国标二等以上普通小麦主流进厂价2540~2620元/吨,波动幅度在10~20元/吨之间。

受气温回升、东北“地趴粮”存储难度加大的影响,近期玉米市场出现集中卖粮现象,各地玉米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由于玉米与小麦价差较大,玉米阶段性震荡调整难以影响饲用小麦需求,因此对当前小麦市场影响有限。短期内小麦价格虽然涨跌两难,但中后期市场预期仍然看高。 

中后期麦价仍然看高

近段时间以来,受集中卖粮的影响,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下滑行情。由于去年以来玉米、小麦市场关联度增强,很多人关心小麦会否因此而受影响。

监测显示,当前河北石家庄深加工企业14%水分二等玉米收购价3000~3040元/吨,山东潍坊2990~3030元/吨,河南鹤壁2980~3020元/吨,近日下跌10~20元/吨,但月环比上涨20~50元/吨,同比上涨1050~1150元/吨,华北地区玉米、小麦价差高达440~470元/吨。

理论上看,小麦低于玉米200元/吨左右,即为替代优势明显。市场预估,玉米、小麦价差的合理空间值将是市场小麦价格的高峰值,也是玉米降价的最大底部,这次玉米阶段性震荡很难达到小麦、玉米替代值的最小空间。由于玉米、小麦之间差价较大,小麦饲用替代优势相对明显,预计对当前小麦市场影响有限。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小麦价格与其他谷物相比,尤其与玉米相比,处于很不合理的价格区间,小麦价格明显被低估,因此,市场对中后期的麦市预期仍然看高。

也有市场人士预判,由于小麦是重要的口粮品种,饲料粮替代增加或令今年新麦收购形势更加复杂。由于玉米价格高,小麦饲用替代保持高位,加上轮换补库也会及早入手,预计今年新麦上市将面临一场抢收大战,新麦价格可能会很快冲高。

(原文刊登于2021年3月18日粮油市场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