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政策性粮食交易情况
本周我省国家政策粮竞价交易业务,交易品种为白小麦。投放计划数量110223吨,较上周计划数量减少了3217吨;成交数量1491吨,较上周增加了1491吨;本周成交率为1.35%,较上周增加了1.35个百分点。
二、地方政策性粮食交易情况
本周地方政策性粮食无交易
三、社会贸易粮交易情况
本周社会贸易粮无交易。
四、交易综述
本周,山东市场国储进场计划总量较上周有所减少,有少量成交。地方政策性粮食和社会贸易粮本周没有进场交易业务。
五、交易情况分析
本周,我省小麦市场价格总体与上周相比总体保持相对平稳状态,当前农户惜售心理较强,粮点和地方储备库点收购难度较大。目前,小麦粮点收购价格在1.15-1.17元/斤区间,加工企业主流收购价格在1.17-1.19元/斤,储备企业轮换小麦收购价格在1.16-1.18元/斤,总体来看每日上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轮换收储企业收购难度高于往年。本周,我省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有少量成交,主要是用于个别面粉加工企业陈粮库存较少,生产时需要新陈搭配所需。从本周我省小麦市场运行情况分析:一是受前期疫情防控影响,农户惜售和贸易商囤粮心态继续维持较高预期;二是我省加工企业建立较高库存的意愿明显增加,部分企业在保证自身库和生产所需的同时,还利用企业地域优势开展较为活跃的新粮贸易经营活动;三是当前我省各级储备粮承储单位,为了完成年度轮换任务,新粮收购价格逐步提高,总体来看全省储备粮轮换收购价格要高于去年同期,大部分企业采取送到库点的粮源杂质标准要求相对往年宽松很多。后期入仓时收购库点在自行开展杂质筛选,这样无形中杂质损耗要由收购库点自行承担,增加轮换收购成本;四是由于我省是玉米加工大省,今年饲料企业在玉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担心后市价格继续上涨,部分企业开始收购小麦用于生产所需。综合以上因素和当前情况分析认为,我省小麦市场价格短期内将继续维持现状,受国家政策性粮食继续拍卖影响,价格大幅上涨的动力不足,分析认为价格会在1.14-1.2元/斤的区间波动运行。考虑农户心理和市场价格导向,新小麦上量近期将不会有明显增大的可能,分析认为后期随着省内中储和地储等有轮换任务单位的轮换任务完成,新小麦价格出现短期回落的概率逐步增大。建议农户和小麦经营单位要充分考虑当前国家政策性粮食库存充足,统一平台拍卖持续不停的情况下,存粮数量较大和资金紧张的农户或合作社要考虑存储成本和保管条件等实际情况,尽量采取分段式销售或提前签订部分购销合同锁定价格,避免后期价格波动造成收益减少。
玉米方面:本周我省玉米价格与上周相比总体保持平稳略涨,我省主要深加工企业玉米采购意愿平稳,基本采取随行就市的方式开展玉米采购业务。本周,虽然东北地区国储拍卖成交情况依然火爆,但是在连续六周拍卖成交情况一如既往的状态下,我省加工企业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深加工企业不在大幅度提价收购,多是根据生产所需及到厂车辆情况及时调价收购。饲料企业在当前玉米价格高企情况下,开始调整饲料生产原料配方,有条件的企业开始逐步使用小麦替代玉米使用,一些条件还不具备的企业,也不在盲目加价收购和建立过大库存。近期本地存储粮源受价格上涨影响,供货量较前期有所增加,也起到了小范围缓解加工企业的部分用粮需求。部分无法使用小麦代替的饲料产品,饲料企业考虑对玉米品质要求相对较高,会适当加价收购优质玉米粮源,但收购数量控制较紧。从当情况来看,首先,政策性玉米已经连续拍卖六个批次,并保持高成交率和高溢价率,这对玉米市场价格起到较强的支承,但是考虑后期集中出库和国家持续拍卖等因素,价格继续追涨的风险增大,合同违约概率增大。其次,具了解当前一部分存放于临储库点的拍卖成交玉米,有采取先结清货款并完成交割结算业务后,建立中长库存以赌后市的可能性,这就存在近期玉米上市量有可能低于前期成交预计出库数量的可能性。但结合拍卖和库存成本,就算有部分玉米采取此类方式,也将会造成较大的经营风险。在就是,近期我省玉米到货量总体保持平稳略增的情况,加工企业每日到货车辆相对平稳。综合以上因素分析,短期内玉米价格还将处于一涨难跌的局面,但随着后期拍卖玉米出库量增加,市场供给紧张状况将会有所缓解。在玉米高位运行时间的不断延长下,加工企业和终端需求已经更为理性,集体追涨和考虑建立过大库存的心态基本处于低点,这也将对玉米价格上涨起到缓解降温作用。建议省内玉米经营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玉米价格高位运行风险,尽量不要在高价位签订大量玉米购销合同。经营上可以考虑以缩短付货款账期或货到付款的方式开展,虽然这样操作存在利润降低的情况,但总体风险可能控。同时要继续关注每周东北玉米拍卖和港口到货平仓量,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后附:6月28日-7月3日山东省内价格采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