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粮食行情分析
字号:

回顾2018上半年,国家不仅首次下调小麦最低保护价至国标三等1.15元/斤,下调了0.03元/斤。更是为了达到去库存的目的而两次下调国储小麦销售底价,使小麦市场价格短期内进入下行通道。主产区小麦价格在经历了4月份的大幅下跌之后,又在新粮上市收获时节部分主产区遭受严重灾情,中部地区新上市小麦的质量普遍较差。随着新粮收割接近尾声,大量新粮集中上市,截止目前,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等部分地区启动了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我省由于小麦品质相对好于临近省份,加之加工企业重多,新粮上市后,各类收购主体的收购热情高涨,价格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的过程,致使今年启动托市可能性较小。玉米方面,今年1-3上国内玉米快速上涨,为了保障玉米市场的平稳运行,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于4月中旬启动,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之后玉米价格就开始出现了连续下跌的走势,进入5月中旬后,整体价格趋于平稳,总体在0.95元/斤左右波动。

小麦行情回顾:

1.部分地区受灾情造成新麦总量减产。2018年山东小麦预播种面积5790余万亩,与往年基本持平,由于今年四月遭遇倒春寒、山东局部地区小麦出现冻害,小麦部分地区倒伏严重,麦苗枯、麦穗空的现象增多,造成了小麦总量减产。截止至6月20日,山东收购179.5万吨,同比减少88.7万吨。

2.粮食收储逐渐以市场为主导。进入2018年,小麦的托市收购价开始下调,政府主导地位逐渐弱化,接下来政府将更多让市场本身来调控,市场消费的选择最终将决定粮食价格,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调整也肯定了今后粮食收储以市场为主导的大方向。今年临储拍卖底价的两次大幅度下调,足以表明国家对粮食去库存的力度和决心,现在国家政策性粮食临时收储已进入过渡期。后期市场化收购主体将会成为粮食收购的主力军,市场价格形成将更贴近市场实际,粮食经营的收益和风险增大,对经营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增强。

3.小麦消费情况变化明显。制粉业近两年产能过剩,随着城镇化率的增加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造成面粉人均消费量的下降,但当前人口仍处于增长阶段,总消费趋于平稳;饲料选用因为玉米的价格下跌,小麦与玉米差额扩大,短期内不会采用小麦替代饲用,消费呈现下降;中高端白酒酿造受到政策影响,消费稳中下降。

4.进口主要以优质小麦为主。4月份我国进口小麦37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8.4%,1-4月份累计进口小麦101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9.8%。进口的小麦主要用于国内制粉业的补充和调剂,大多为优质强筋或市场强筋小麦。从进口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市场普麦供应相对宽松,供略大于求,但优质麦不足以满足国内专用粉加工需求,仍需通过进口来补充原料供应。

玉米行情回顾:

1.种植面积与旱情导致减产概率增大。根据农村农业部报告统计,2018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调减至34950千公顷,同比减少495千公顷;总产量2.10亿吨,同比减2.9%。玉米全面下调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的供给侧改革以及东北春播时节干旱造成单产下降。

2.国家政策倾向于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今年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政策面仍继续引导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种植补贴继续偏重于大豆种植,4月底黑龙江吉林发布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通知,并且两省还给予大豆种植高于玉米种植的补贴。但考虑到当地种植户在春节后基本准备好种子化肥,且播种活动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弃种玉米转大豆的种植面积不会太大,种植结构面积调整或有限。

3.饲料加工企业产量下降明显。由于生猪育肥亏损,部分养殖场减少了猪全价料使用,增加了自配料占比,猪料需求下降,部分饲料厂猪料下降明显,饲料增长形势依旧偏缓;今年蛋禽肉禽都处于去产能阶段,近月来饲料对原料的需求偏弱。深加工方面,下游需求表现一般,深加工开工率整体持续高位,下游产品库存有所累积。

4.政策粮拍卖不断提量。自今年4月12日举办了国家临储玉米首次拍卖销售会以来,随着临储玉米拍卖周度投放数量从初期的700万吨增加至800万吨,拍卖成交粮源陆续出库并且进入市场流通,初步统计已经约有1800万吨出库。截至6月22日,今年的临储玉米拍卖进行了十一周,总计投放8465万吨,累计总成交4908万吨,总成交率为57.98%。

小麦行情展望:

近段时间新小麦价格突显上涨行情,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暂停销售,并且市场受到今年新季小麦整体减产预期的影响,心理层面应占较大比重。山东二等新麦价格普遍达到1.20 -1.24元/斤,平均每周都有0.01元/斤的涨幅。在新季普麦价格快速上涨的推动下,优质小麦价格也呈上涨态势。6月15日,山东济南地区新季优质小麦济南17进厂价格为1.28元/斤,较上周同期上涨0.02元/斤。

虽然山东当前新小麦尚属零星上市阶段,后期市场亦有集中上市的压力预期,但由于小麦生产整体受不利天气影响较小,小麦质量反映不错。上市后出现抢粮的可能性较大,小麦价格会出现短期的高位运行,托市预案启动的难度增加。但就后期的行情来看,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市场层面,小麦持续上涨将会有限,必须注意收购风险,收购价格要以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底价为参考,尽可能收购品质较优的小麦。同时,今年无论是政策调控,还是市场行情都存在较大变数,考虑到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收购的总量和完成节点,建议不要采取往年的经营模式,将全部粮源统一放到春节前后进行销售,如果净利润达到0.03-0.06元/斤时,可以考虑在8月底前销售40-60%左右。留存部分粮源在12月中上旬完成分阶段销售,尽可能控制和规避风险。

玉米行情展望:

进入6月,国内玉米价格纷纷跌至年内最低点,尽管目前市场行情并未出现大幅下跌趋势,不过随着进口粮食到港量增加、小麦上市挤占玉米在饲料添加中的地位,秋收前预计玉米价格仍将继续处于低位。

现阶段“去库存”是玉米市场的主基调,国家通过新建、扩建深加工企业、酒精企业产能来积极消化过剩的玉米库存。目前国家临储玉米仍在拍卖中,每周的成交情况都较好,可见玉米市场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但随着临储政策的结束,东北深加工企业的需求大幅增加,秋季玉米价格或许会逐渐看涨。